三月,是紐約葡萄酒人每天「奔波」於品酒會的時分。新舊世界的酒農,剛忙完前季的釀酒事宜,趕在葡萄藤發新芽之前,親自來此斟上新年份。今天我一改輕便風格,為了在法國領事館的波爾多右岸酒會,換上套裝和高跟鞋;連午餐都吃得清淡,保持味覺敏感。
將近四十個波爾多右岸的酒莊主人,帶來了剛裝瓶的2009年份和剛入橡木桶陳年的2011年份樣酒。他們盛裝優雅,但握手時粗糙的手心和懇切態度,透露了身為酒農的辛苦。2009年的波爾多已被業界名為繼82年後最上好的年份,但若沒有Parker的背書,像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。果然,幾週前才出爐的Parker評等,竟為將近20個酒莊打上100分,的確是前所未見。
酒農說,波爾多的豔陽不夠,每年總要把葡萄園裡A到Z的功夫都作足了,再等著天公作美。2009的長夏不但充滿陽光,日夜溫差適中讓葡萄能慢慢累積細緻風味,九月份收成前輕灑的陣雨使葡萄精神抖擻;所有天時地利人和,造就了09年份的完美果實,釀出好酒,就像順水推舟。
談起2011年,酒農的表情略顯沈重—可想他失眠了不只幾晚。當年的極度炎夏,連夜晚溫度亦居高不下,葡萄的糖分熟成快但缺乏酸度和其他細緻的風味;收成前的豪雨讓果實吸足水分卻有可能淡了味道。當天候不佳時,人為的經驗和技術變得極為重要。2011年份表現如何,全看酒農的葡萄園管理和釀酒功力。
右岸以Merlot為主,果味強、澀味較左岸柔和,整體而言2011年多有黑醋栗、梅子和隱幽花香;已在橡木桶等了兩年的2009則較穩重而有層次感。不過,品嘗年輕的波爾多紅酒並非易事,越是頂級酒,越有一股難以言喻,須要好幾年才能化解出的濃郁酒體。在場釀酒師認為上等波爾多至少得陳上10年,若沒耐心也該等6年,前提是飲用前醒酒2小時以上。
這是我第一次對比品嘗波爾多的期酒樣品(2011)與新年份(2009),推敲著這兩年份的天氣變化、葡萄成長期及酒農釀酒的細節⋯ 2011此時已在橡木桶沈睡,兩年後又將是什麼滋味?